商報訊 (記者 張恩 通訊員 高曉曉) 在昨天開幕的浙江農博會上,有幾家企業的展位格外引人注目。在這些展位的介紹上,都寫着一個詞——“全産業鏈”。
全産業鏈的概念并不難理解,參展企業、明康彙生态農業集團總經理王莉靜用自己公司的蔬菜爲例,解釋了這一概念:“從基地種植、供應鏈,到門店銷售,公司全包了!”她還不忘補充一句,就連種植過程中所需的一些肥料,公司也是自行研發的。
近年來,浙江圍繞農業轉型升級,着力打造全産業鏈。從浙江省農業廳了解到,目前,浙江已經建成29條示範性農業全産業鏈,年總産值超過1000億元。
然而,打造農業全産業鏈的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一二三産業相互融合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仍然成爲亟待破解的難題。
浙江已經建成29條示範性農業全産業鏈
目前,浙江已經建成29條示範性農業全産業鏈,産業涉及茶葉、水果、畜牧、竹木等。在本次農博會上,不少企業對“全産業鏈如何布局運作”進行了展示。
“膳博士”展示的是浙江省生豬全産業鏈發展成效。“膳博士”定位“美味豬肉專家”,打造 “美味探秘”“美味産品”“美味體驗”和“美味互動”的産業鏈模式。農博會現場,參觀者可邊品嘗豬肉制品,邊點擊查看育種、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和門店等六個環節标準化操作的實時監控。
恒亮蜂業展示的是浙江省蜜蜂全産業鏈發展成效。恒亮蜂業是全國蜂産品行業龍頭企業和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産品涵蓋30多個系列。現場,參觀者可邊品嘗新鮮蜂巢蜜、土蜂蜜等,邊觀看割蜜、搖蜜等規範化生産過程。
浙江省茶葉集團展示浙江省茶葉全産業鏈發展成果。浙江省茶葉集團是一家具備全球茶葉資源供應鏈整合運營能力的茶葉全産業鏈品牌企業。
明康彙生态農業集團展示的是浙江省蔬菜全産業鏈發展成果。明康彙自建20多個基地,自建14萬方超大型物流中心,集研發、加工、倉儲、配送一體化,自建5000平方米檢測中心,做到農業食品類檢測項目全覆蓋。
農業全産業鏈這樣實現“1+1>2”
在農業全産業鏈的打造過程中,什麽最重要?浙江省茶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錫鋒說:“利益聯結機制的建立是核心。浙茶集團涉足茶葉的生産、加工到銷售等環節。就拿基地生産這一環節來說,在既有自建基地又有合作基地的情況下,如何做好分工很關鍵。”
據陳錫鋒介紹,目前,在基地種植環節,浙茶集團采用的是訂單收購的形式;而在加工環節,很多小型茶葉企業自建品牌困難,浙茶集團會幫助對方進行技術提升,從而提升其茶葉的産品附加值,從長遠看,這還可以解決茶葉行業産能過剩的問題。
如此一來,農業全産業鏈就可以實現“1+1>2”了。
除了這類形式外,還有企業選擇整産業鏈自行參與,比如明康彙生态農業集團。總經理王莉靜介紹,截止到目前,蔬菜的基地種植、供應鏈管理、門店銷售,公司都親力親爲參與其中。
但王莉靜不否認,随着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與更多産業鏈相關的商戶開展合作,“當下星空(中國)官方體育網站要做的,就是建立标準、做好示範。”
農業産業融合仍存一些短闆需要破題解決
盡管不少企業對農業全産業鏈建設的前景看好,但在網上,仍不乏一些“虧損”的聲音。
在浙江省茶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錫鋒看來,農業本身就是一個投資回報周期比較長的行業。很多企業投入其中,短期很難看到收益。
明康彙生态農業集團總經理王莉靜也承認,在農業全産業鏈領域,公司目前仍處于投資階段,還沒開始盈利。明康彙生态農業集團成立于2012年,比起不少涉足農業全産業鏈的企業而言,算是“新生力量”。
除了農業産業自身的局限外,王莉靜透露,生鮮的供應鏈也是較爲困難的環節,“星空(中國)官方體育網站是從源頭開始做的,用冷鏈車運輸,雖然運輸時間縮短了,産品質量也得到了保障,但成本高卻是繞不過去的坎。”
另外據浙江省農業廳調研,當下浙江在農業産業融合發展方面,還存在一些短闆,比如:農産品加工業整體水平不高,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缺乏領軍企業;休閑農業内涵不夠豐富,同質化競争嚴重;一二三産業之間相互融合不夠緊密;利益聯結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等。這些問題都亟待進一步探索并解決。